【文:鄭茹方 醫師/彰化基督教醫院 兒童神經科】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,腦性麻痺(Cerebral Palsy,下稱腦麻)的發生率為每千分之2 到 2.5,等於每年約有300~400位新生兒會發生腦麻。腦麻主要的成因,臨床上有 60% 以上是原因不明,另外 30% 到 40% 是因早產、產程遲滯或於母體內感染,導致新生兒缺氧太久而損傷腦神經,造成永久性且不可逆的腦部損傷。
產檢也檢不出,無法立即確診的棘手疾病
有許多腦麻病童,其父母產前都有進行規律產檢,產檢結果也都很正常,但出生一陣子後仍被發現發展遲緩,最後確診為腦性麻痺。由於腦麻來自基因的機率微乎其微,因此是產檢也難以檢出的病症,即使產前做好了萬全準備,仍無法百分百避免腦麻的發生。
腦麻的棘手處在於難以立即確診;若是不足一歲的新生兒出現了疑似腦麻症狀,如腦室出血、足底僵硬、癲癇、生長遲緩等運動神經元相關的症狀,此時只能初步判斷有腦麻的可能;需待孩子一、兩歲腦部發育較完整時,才能藉由確認運動神經元受損與否來判斷是否為腦性麻痺。
目前有效治療腦麻的方式?準爸媽可以先做哪些準備?
腦性麻痺是運動神經元不可逆的受損,目前臨床尚無完全治癒的方式,僅能針對症狀進行治療。腦麻病童常見的症狀有癲癇、肌肉僵硬,需要定期到復健科做症狀治療,常見的有打肉毒桿菌或肌肉鬆弛劑,越早越積極的復健,對肌肉僵硬及麻痺的狀況會越容易改善。
除了上述常見的症狀外,病情較嚴重的腦麻病童需要長期躺臥著,而臥床久可能導致呼吸肌肉受損,肺部容易感染而產生併發症,如吸入性肺炎;或是因吞嚥肌肉張力高,有吞嚥困難等,都是需要回醫院再進行治療。
有幸現今再生醫學的蓬勃發展,越來越多文獻證實,幹細胞治療有助於修復腦麻病童受損的腦神經細胞,臨床上是以臍帶血及臍帶間質幹細胞為主要治療應用。
準爸媽可以在寶寶出生時存下幹細胞,未來有需要時就有一份立即的醫療資源。同時要慎選細胞的儲存地場所,從細胞的分離、檢測到儲存,所有製備程序都須符合GTP規範。
臍帶血怎麼達到修復腦麻的作用?
藉由分離臍帶血中最原始的幹細胞,輸進患者體內,修復並提供養分以挽救其腦部瀕死的神經細胞,進而製造適合神經幹細胞分化的環境,修復患者腦部系統趨向原始、未受損的狀態,以達到治療效果。
科學家需要不斷的研究與實驗,去誘導幹細胞分化成造血、間質與神經幹細胞。我們相信,藉由神經元的修復和後天的訓練、症狀治療,是大有機會使腦麻病童恢復的。若未來有發現特定的分化因子,能夠更精確的誘導它成為病童所需的運動神經元,就更有機會可以完全修復。
鄭茹方醫師指出,幹細胞治療有助於修復腦麻病童受損的腦神經細胞,臨床上是以臍帶血及臍帶間質幹細胞為主要治療應用。準爸媽可以在寶寶出生時存下幹細胞,未來有需要時就有一份立即的醫療資源。同時要慎選細胞的儲存地場所,從細胞的分離、檢測到儲存,所有製備程序都須符合GTP規範。
延伸閱讀
該儲存臍帶血嗎?認識臍帶血幹細胞、應用範圍,守護全家人的健康
※想暸解更多再生緣細胞儲存與應用的資訊,歡迎與我們的專業顧問一對一諮詢喔!